重庆市“四史”教育历史课程创新基地参加2023年秋重庆市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联盟教学研讨活动
主办: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承办: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重庆市“四史”教育历史课程创新基地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2023年11月9日,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承办的2023年秋季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联盟教学研讨活动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举行。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研所所长,历史教研员,中学正高三级教师,重庆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校外硕士生导师余朝元老师主持,活动的主题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重庆市丰都中学陈大斌与来自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联盟成员学校的负责人、全市各区的历史教研员和教师共同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重庆市“四史”教育历史课程创新基地成员钟永凤老师就丰都中学四史教育历史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情况,做了工作交流。
上午8时50分,在师陶楼演播大厅开展本次“同课异构展技能、高效课堂亮风采”活动。育才中学的陈亚芊老师和刘莎莎两位老师分别就初中中国史《明朝的统治》和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进行主题为“大明王朝”的初高中同课异构。
陈亚芊老师注重结合乡土历史,以明代大臣、巴人(今重庆市人)明朝官员蹇义及其家族作为线索,创设学生亲近的历史情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整个教学的有序进行。陈老师设计了“朱元璋强化皇权之举措” “明朝经济之新变化及原因”两个探究活动,在对不同类型史料的研读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问题链,递进式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完成课程目标。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历史教研组陈亚芊老师献示范课
刘莎莎老师从明朝“政治制度的调整”、“沿海疆域的经营”和“内陆边疆的治理”三个板块进行设计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用简要回顾的方式梳理明朝相关基本史实。对于初中知识没有过多的重复讲述,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课程设计的重点聚焦在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影响的评析等方面。最后以“变局”与“困局”之问启发学生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历史教研组刘莎莎老师献示范课
示范课后,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校长郭华老师对与会的各学校、各教师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之间的交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创新,为中学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重庆市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校长郭华老师致欢迎词
重庆市育才中学历史课程创新基地核心成员李菁叶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兄弟联盟学校的感谢。然后,在贯通式教学的思想理念下,围绕“初高中衔接”,从“课程建构模型”、“国家课程发掘”、“校本课程探索”和“师资
队伍成长”四个方面分享了育才中学基地建设成果。
重庆市育才中学历史教研组李菁叶老师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余朝元所长进行了专业解读和点评。他首先对“衔接”做了解读,强调在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的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和初中阶段对比,具有一致性和进阶性特点,并建议构建校本教研机制。然后,余朝元对两堂示范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两位老师在问题的设计、史料的运用和学生的组织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实现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余朝元所长作总结发言
11月9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历史教研员徐君生老师以“三新背景下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历史教研员徐君生作专家讲座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题展开讲座。他指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路径,即三个研究:研究试题、研究课标、研究教材。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既要了解高考题、高中课标和高中教材,也要了解中考题、初中课标和初中教材。尤其是高中历史老师,更要了解初中教学状况。徐老师就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给出以下建议:关注起始年级,明确学习目标;关注高一教学,注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关键能力的提高、注重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狠抓教师命题能力和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历史教研员徐君生作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结束后,在重庆市教科院刘雅雯老师的主持下,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市实验中学、重庆市綦江中学、重庆育才中学和重庆市丰都中学的代表作了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联盟交流发言。
大家就基地立项后的顶层设计、硬件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等阶段成果作了简要介绍,也分享了基地后期规划。丰都县教师发展中心钟永凤老师做了“传承红色基因、培根铸魂启智”的工作汇报,从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探索、课外活动拓展、成果辐射示范四方面展示了“四史”教育历史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成果,并展望下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教研活动活动的最后,重庆市教科院刘雅雯老师做了总结。她指出,各正在建设或准备验收的基地学校要对标对表做好基地建设,为验收做好准备;要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项目,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各基地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交流,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跨区域交流,形成品牌效应,提升重庆历史课程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教研活动结束后,重庆育才中学历史教研组的黄思洁老师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育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黄老师介绍,陶馆以“师陶圣地,育才摇篮”为主旨,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行知文化”为基调,整座建筑的外立面由篆书校训“求真、乐群、行知、创造”镂空字体镶嵌构成,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群雕、立体造型、声光结合等形式,全面、立体、多维度地展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随后,由重庆育才中学的几位学生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陶馆内部的三层展厅,分别展示了陶行知生平及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发展历程,育才学校的办学历程,以及陶行知践行多党合作教育救国的历程。
重庆育才中学历史教研组的黄思洁老师介绍陶行知纪念馆
重庆育才中学高二学生讲解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编辑:陈江南
校稿:隆长义
审核:陈大斌